ad_728x90

參觀我的【 伊生活小舖】

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

打破舊觀念/老人走路變慢 身體可能出狀況



根據調查,近8成民眾認為,老人走路變慢是正常的,但醫師指出,因為存有如此迷思,反而忽略老人平衡感不好、退化性關節炎、視力差等真正原因。事實上,銀髮族走路速度是活動力指標,走得越慢,死亡風險可能越高。
《康健雜誌》針對1075位、年滿20歲民眾進行「照顧銀髮族迷思大調查」,結果發現民眾常見迷思包括:「上了年紀,走路越來越慢是正常的?」「跟老人講話要拉高聲音才聽得到?」「老人家要常吃糊糊爛爛的食物比較好消化嗎?」結果答案全是「錯」。
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陳亮恭表示,健康老人每秒走0.8公尺,若速度變慢,可能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,導致活動力下降,應該尋求醫師診治,找出病因。
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也說,國外研究顯示,老人走路慢可能是因營養不夠、運動不足,造成的肌少症或衰弱症,拖久了可能造成肌肉萎縮、沒力氣,臨床死亡率特別高。
57%的受訪民眾認為,跟老人家講話要拉高聲調,但詹鼎正說,拉高聲調反而會造成反效果,因為老人失聰就是高頻聽不見,聲調拉高,音頻就變高。照顧老人聲音可以大聲,但應用「低沉」、「慢速度」的方式說話,讓長輩看得到嘴型,才聽得清楚。

COMMENTS HAVE BEEN DISABLED FOR THIS POST [文章的評論已被禁用]

Rat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by outbrain